闯关东,是指在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,大批中原、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,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,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,到东北地区闯荡,垦荒和定居的过程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,黄河故道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,也是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。直至秦汉之际,此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体保持在80%左右。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动乱,致“人相食,城郭皆空,白骨蔽野”,黄河流域人口更是受到严重损失。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人们,饱尝流离失所的逃亡之苦,“宁做太平犬,莫做乱离人”便是他们从心底发出的感叹。
户外广场雕塑_推车雕像定做_一家人铜雕
人物铜雕定制_户外大型雕塑_闯关东雕像加工
民俗文化雕像_铜雕铜像定做_雕塑制作厂家
此后,每次王朝更替、战乱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几乎都会出现中国古代的移民现象。他们成群结队,整个家族,整个村子,甚至整个地区大量外迁。几次有名的大规模移民现象都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,如“闯关东”、“下南洋”、“走西口”,其形成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。“闯关东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,也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史,自顺治八年(1651年)至1949年的299年间,约有3000万人涌入茫茫关东大地,其中山东人是主体。
推车雕塑加工_铸铜雕像定做_闯关东铜雕
纪念馆铜雕_人物雕塑定做_一家人雕像
主题公园雕像_闯关东铜雕_雕塑制作厂家
山海关城东门,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。广义的“闯关东”是指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人出关谋生。关东,具体指吉林、辽宁、黑龙江三省。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,故得名。旧中国,山东人口稠密,灾害频发;关东则地广人稀,沃野千里,史书说:“有自然之大利三,曰荒,曰矿,曰盐。”历史上两地有紧密的地缘人缘联系,逃荒农民闯关东成为主流。“闯关东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。1644年清兵入关后,满族人口几乎全部从东北迁入关内,原来汉人相对集中的辽东也变得人口稀少。直到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辽东一带还是“有土无人”,“自沈阳至卜奎(今齐齐哈尔),中间数百里无居民”。
博物馆雕塑_人物铜雕定做_纪念馆雕像
户外景观雕像_铜雕人像加工_铸铜雕塑定做
主题公园铜雕_大型雕塑定做_闯关东雕像
“闯关东”的另一层意思,是迁往关外前途未卜,风险很大。关东气候寒冷,人烟稀少,大多数地方还是无人区,能挖到人参,采到东珠,获得丰收固然能发财致富,也可能历尽千辛万苦却一无所获,甚至冻馁而死。加上没有设立行政机构,得不到保护和救援,盗匪横行,所以随时都有危险。闯出关的人可能得以维持温饱,就此安顿,再接来家属。也可能占上大片土地山林,或者带上白花花的银子衣锦荣归,来年带更多乡亲“闯关东”。但同样可能当了“胡子”,或者沦为奴仆,甚至客死异乡。但由于内地特别是山东,早已人满为患,农民无地可耕,加上天灾人祸频繁,官府地主压榨,穷人流民只能以“闯关东”为唯一出路。
户外大型铜雕_闯关东文化雕塑_人物雕像定做
推车雕塑定制_闯关东主题雕像_传统文化铜雕
十九世纪中叶,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,流民潮涌,汹涌澎湃。人是文化、信息的载体,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。“闯关东”浪潮叠起,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,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如果说“闭关”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“影响”,受到“封禁”的人为干扰,那么,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,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,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。
CONTACT US
微信公众号
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羊平经济开发区
hanbodiaosu@sina.com
©2014-{date('Y')} 曲阳县汉博雕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冀ICP备14003853号
技术支持:实搜网络